首页
>动态开运体育(中国)有限公司>基层播报

【 威海高区乡村文化振兴】初村镇:夫妻“守”艺人:传承翰墨,“烙”笔生花

烙画是一种民间工艺,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对技法要求极高,注重“意在笔先,落笔成形”,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。

在初村镇山海路与秀山街的交界拐角,有一个不起眼的调味品小店,从外面看并没有什么特别,但一进门,你便会被精心陈列起来的各式各样国画、烙画、彩绘葫芦所吸引,有寓意吉祥的花开富贵系列,有灵动形象的年年有余系列,有憨态可掬的生肖系列,还有恢弘大气的国花牡丹系列,这些构思精巧、下笔细腻、栩栩如生的传统文化作品全部出自小店老板刘超、李辉夫妻二人之手。



说起他们与绘画的结缘,还要从“羡慕”二字说起。

妻子李辉从小就喜欢画画,尤其是牡丹,小时候看村里一户人家种植的牡丹花,花开的时候天天去看,看完了就回来画,想把美好的东西画下来,但当时条件有限,只能自己摸索。三十几岁的时候,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国画,丰富多变的色泽,淡而不薄,洁净明艳,笔触所到之处有一种灵动的气息在其间流淌。看完后李辉内心非常“羡慕”,便暗下决心,自己有朝一日,也要将国花牡丹通过国画呈现出它的美艳来。她将想法告诉了丈夫刘超,刘超也十分赞同,夫妻二人共同经营小店,除了看店,闲暇时间能培养一门兴趣爱好,也能更好地充实生活。

在丈夫的支持下,李辉开始学习国画,因为有绘画功底,很快就上手了,家里的仓库被挪出一角,专门放置颜料、画笔、纸张,俨然成为一个小小的工作室。看着妻子的画技一天比一天精湛,画出的牡丹也栩栩如生,刘超也生出“羡慕”之心。当时家里种植的葫芦正好成熟,他萌生了一个想法:“这么好看的画,如果能画在葫芦上该多好。”可是,40多岁了,从来没拿过画笔,能画好吗?李辉便鼓励他:“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画好,想做就去做,潜心钻研,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。”



在妻子的鼓励下,41岁的刘超买下了烙画机,就这样开启了绘画之路。从临摹开始,一点点摸索,在妻子的指导与鼓励下,终于可以游刃有余地将心中的画呈现在形态各异的葫芦上。

 “刚开始也很受挫,毕竟没有功底,也不知道画坏了多少个葫芦,每当我打退堂鼓的时候,妻子就在旁边一直鼓励我,我也不想让她失望,就一直坚持下来。”刘超说,“烙画最讲求的是立体感,怎么通过粗细不一的线条呈现出一种明暗关系,需要自己耐住性子,不断学习,在网上搜索很多大师的作品,去研究,去揣摩,去练习,有时一画就是一整天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当有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称赞起我的画作,也有很多朋友开始购买我的画作,我知道我终于成功了。”



但刘超并没有满足于眼前,葫芦的画面有限,有时并不能将自己的构思完全呈现出来,刘超又萌生了在宣纸上烙画的想法。但是相比于葫芦,纸又薄又软,不小心就会破损,这绝非易事。“想做就努力做吧。”李辉再一次鼓励道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刘超的不断努力和潜心摸索下,在宣纸上烙画的技术也愈发炉火纯青,每当挑战高难度作品成功时,那种喜悦之情无以言表。



但一路走来,他们也听到过很多“质疑”:“这葫芦做得再漂亮,一个能卖多少钱”、“现在的装饰画都是工厂流水线生产的,和你这手工画也没多少区别,还便宜”......每每听到这些声音,夫妻二人都会淡然一笑,他们深信一件事:作画是需要“静心”的,只要拿起画笔,世间“杂音”便与自己无关。这是夫妻二人共同追求的“诗和远方”。



“你看我这幅作品起笔在哪里?”“这幅牡丹花开用色怎么样?”互相探讨画作已经成为夫妻二人每日必有的互动环节。“自从开始画画,心态平和了,人也变得通透,不再专注于生活中的鸡毛蒜皮,更多时间互相切磋,共同进步。”谈及共同爱好对生活的影响,夫妻二人欣慰道,家庭更和睦了。



如今,二人都是威海市书画协会以及文登区书画协会会员,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奖项,他们对国画、烙画也有了更独到的诠释和理解,创作理念、思路等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。他们也将继续潜心作画,在创作上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。(丁淑红 刘美美)

上一篇 :